您所在动位置:首页 >> 新闻动态

处暑养生指南

2025-08-23

处暑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,意味着暑热即将过去,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度。在这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,人体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,养生要点也需相应调整。接下来,让我们一起了解处暑时节的养生之道,为健康度秋做好准备。

起居:早睡早起,适当“秋冻”

处暑后,昼渐短夜渐长,自然界阳气开始收敛,人体也应顺应这一变化,调整作息时间,早睡早起。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,早起有助于肺气舒展,每天保证7 - 8小时的充足睡眠,能有效缓解秋乏,增强身体免疫力 。例如,晚上10点半左右上床睡觉,早上6点半左右起床,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。

虽说有“春捂秋冻”的说法,但“秋冻”也要适度,切不可盲目挨冻。处暑后昼夜温差逐渐增大,早晚凉意明显,体质较弱的老人、儿童和患有心脑血管疾病、呼吸道疾病的人群,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添衣,避免受寒引发疾病。而对于体质较好的人群,可在早晚适当感受一下凉意,增强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,但也要注意护住腹部、脚部和颈部等部位,防止寒邪入侵。

饮食:滋阴润燥,少辛增酸

处暑时节,气候逐渐干燥,燥邪易伤肺津,饮食上应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,如梨、百合、银耳、蜂蜜、莲藕等。梨具有清热润肺、生津止咳的功效,可生食,也可煮成梨汤饮用;百合能润肺止咳、清心安神,可与大米一起熬煮成百合粥;银耳富含胶质,滋阴润肺效果极佳,煮成银耳羹是不错的选择。

同时,要遵循“少辛增酸”的原则。减少食用葱、姜、蒜、辣椒等辛辣食物,以免加重秋燥对身体的伤害。适当增加酸味食物的摄入,如山楂、葡萄、柚子、柠檬等,酸味食物能收敛肺气,有助于养生。比如,可在饭后吃一些山楂制品,促进消化;用柠檬泡水喝,既能补充水分,又能增添风味 。此外,还应多喝水,每天至少1500 - 2000毫升,保持呼吸道和身体的湿润。

运动:适度锻炼,动静结合

秋高气爽,正是运动的好时节。处暑后可适当增加运动量,但要注意选择轻松平缓、运动量不大的项目,如散步、慢跑、太极拳、八段锦等,避免过度出汗和剧烈运动,以免损伤阳气。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早晨或傍晚,此时天气较为凉爽,能减少中暑的风险。

以散步为例,每次散步30 - 60分钟,速度适中,可在公园、河边等空气清新的地方进行,既能锻炼身体,又能放松心情。打太极拳时,要注意动作的缓慢、柔和、连贯,呼吸均匀,全身心投入,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,起到调养身心、增强体质的作用。

情志:宁心安神,避免“悲秋”

处暑后,自然界万物开始凋零,容易让人触景生情,产生悲伤、忧郁等不良情绪,即“悲秋”。而过度的情绪波动会影响人体的脏腑功能,尤其是对肺气的损伤较大。因此,要注意调节情志,保持心情舒畅、安宁。

可以通过听音乐、阅读、绘画、与朋友聊天等方式来缓解压力,放松心情。比如,在闲暇时光听一些舒缓的古典音乐,让优美的旋律舒缓身心;阅读一本喜欢的书籍,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忘却烦恼;与朋友相约出游,欣赏秋日美景,增进彼此感情 。同时,要学会正视季节的变化,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,避免陷入消极情绪中。

处暑时节,只要我们顺应自然规律,从起居、饮食、运动、情志和穴位养生等方面入手,做好养生保健工作,就能让身体平稳地度过夏秋之交,为迎接寒冷的冬季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。


相关推荐
    • 1 甲状腺疾病中医按摩:自我调养,舒缓症状
    • 2 中医神奇!治疗脑动脉硬化的绝佳选择!
    • 3 中医治疗肺炎:传统智慧护佑呼吸之道
    • 1 中医治疗肺炎:传统智慧护佑呼吸之道
    • 2 荨麻疹:你需要了解的一切
    • 3 中医针灸科:有效减肥的传统治疗方法
您的姓名: *
您的性别:
联系方式: *
就诊日期: *
预约科室:
预约专家:
病情描述:
验证码: 4itv

温馨提示:

您提交信息后5~10分钟内,由医院客服联
系您确认就诊信息,请保持电话畅通。

门诊时间:8:00-17:00

医院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横七条

44号院1号商业

医生专家 INTRODUCTION
就诊通道 TREATMENT